找到相关内容113篇,用时10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天人合一观与中国古典建筑、园林美学思想渊源探微

    。   以上数例皆为依山之势者,也有不少建筑傍水之姿者,或二者兼而有之,如长江的黄鹤楼,钱塘江的六和塔,洞庭湖的岳阳楼,昆明湖畔的颐和园等,如果不是依山傍水,这些华丽的建筑也就不能相映成趣、借景生色了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1085770490.html
  • 黄公元:永明大和尚与“和谐世界从心开始”

    以至整个宇宙的和谐。   耸立于钱塘江边月轮山上的举世闻名的杭城标志性建筑六和塔,正是大师倡导人与自然和谐理念美轮美奂的物证。出于对众生的深切悲悯,大师以高龄之年,应忠懿王之请督造六...

    黄公元

    |世界佛教论坛论文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065973230.html
  • 永明延寿的万善同归论

    多达二千余人。开宝三年(970),奉诏于钱塘江边月轮峰创建六和塔。时高丽国王非常敬重延寿禅师,遣使及学僧三十六人航海来供养求学,使法眼宗脉流传高丽。   开宝七年(974),在天台山传菩萨戒,度戒子...

    道坚法师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500941515.html
  • 杭州第一高僧——永明延寿大师

    不胜枚举。他们均功德巍巍,福泽后世,每一位都是一个文化宝藏,永远值得后人缅怀。   而诸高僧之中,若要论杭州第一高僧,则非永明延寿大师莫属。   从最直观的现象而言,屹立于钱塘江畔月轮山上成为杭州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501141517.html
  • 圆仁入唐求法通如之旅路线考

    江为何又称白水?这是因为北岸沙嘴与胡逗洲形成了喇叭形江海口,跟今天的钱塘江口十分相似,其向内逐渐浅狭,由于潮波的传播受到约束,因此,形成的涌潮呈白浪滔天的景观,在古横江的中、上游则呈淤积之势,多渚沙,故...

    李小荣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013242291.html
  • 法眼大师 禅著宗匠——永明延寿禅师述评

    万人。同年奉敕在钱塘江建造六和塔,用以镇潮 , 钱王亦署延寿为“智觉禅师”。   延寿是一位身体力行的大师,他出家之后,精进务道,许多文献对此有翔实的记载。《永明道迹》载他在翠岩出家受戒之后,“执劳供...

    蔡日新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8120854986.html
  • 先生之风 山高水长——寻访大师风范

    正月,外婆以既经携我去过较远的九华,乃自动的更携我去朝南海普陀山,香头仍是杨老太。先用小船转上钱塘江中的大海船,冲潮破浪而行。有十天半月不能到普陀的,这一回恰好风顺,四五天便登了山。记得住的是天华堂,在...

    释见鐻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231963666.html
  • 我国历史上的著名禅僧(三)

    来改名为宗镜堂,就是因为这个缘故。  太祖开宝三年(公元九七O年),延寿又奉召来到钱塘江边,月轮峰上,建造镇潮用的六和塔。造好後的六和塔,气势峨巍,突兀尊峻,成为我国东南一带著名大塔。  延寿晚年,...

    洪 丕 谟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475366635.html
  • 《西游记》宗教描写的艺术转换

    嘉熙三年,游浙江诸刹.因钱塘江坝毁,江涛泛滥灾民,师以渴呈安抚使赵端明曰:‘海沸江河水接连,民居冲荡益忧煎。投身直入龙官去,要止惊涛浪拍天。’遂投身于海.三日而返,谓居民曰:我在龙宫说法,龙神听受,此...

    周小兵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395769574.html
  • 中国古塔

    很快攻占了“三吴都会”杭州城。北京政权对此十分惊惶,急调十万大军前来围剿。在惨烈的战乱中,年方140多岁的雷锋塔遭受重创。到了南宋初年,外观已经破烂不堪的雷锋塔在宋兵南下、金兵以钱塘江为前线的拉锯战中...

    不详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8/22592288341.html